查看原文
其他

蒸年糕、踩高跷,奶奶笑得直揉眼,爷爷乐得胡子翘

2018-01-17 晚菘 中华文化溯源



几年前,还不大开火做饭的时候,天天点外卖吃。有一年冬天,特别爱点水煮肉片。


这个菜倒也不难做,生菜爆炒,捞出来,接着炒香麻椒辣椒葱姜蒜,加水,水开前把腌好的嫩牛肉入锅,煮个2、3分钟,浇在生菜上,最后淋一勺热油,滋啦一声,香气四溅。


趁热送到家,荤素都有,特别下饭。捞净干货,汤也别扔,下顿续点儿萝卜土豆白菜,再拆开一包糯米做的年糕片丢进去,咕嘟咕嘟炖一会儿,又是一盘儿下饭菜。



只是头回吃糯米年糕的时候犯嘀咕,这咋不黏呢?


还是黄米糕黏。小时候都吃黄米糕,糯米只是端午用来包粽子的,可我觉着粽子也是黄米的好吃。



黄米就是黍子,打咱们老祖宗那会儿就吃上了。黍子算最早耕种的粮食之一,我们常说的五谷,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,稷是高粱,菽是豆类的总称,黍子比它们都靠前,可见地位之崇高。


《诗经·王风》里就有一篇《黍离》,是这么唱的:


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

行迈靡靡,中心摇摇。

知我者,谓我心忧;

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。

悠悠苍天,此何人哉?


意思是说:


看那黍子多茂盛,

看那高粱满田畴,

临行不由行迟迟,

满心忧伤真难受。

友人知我是离愁,

旁人却说我矫情。

哎呀哎呀老天爷,

是谁害我离家走!


这是西周衰微,宗室东迁时周大夫们发出的哀叹。后来,黍和稷就常常被用来指代国家兴亡和朝代更迭。



老百姓可不管那个,黍子高粱的,得用就行。比如以前用的笤帚,甭管是扫地的还是扫炕的,就都用黍子苗儿做。所以,这黍子其实是最接地气儿的粮食。



黍子也有不黏的,叫糜子,也能吃。蒙人喝奶茶,都会撒上一把炒熟的糜子,越嚼越有味儿,是咸香口,不像内地喝的奶茶,都是甜的。


说回黄米。北方的黏食,一般都用黄米。五月端午包粽子,黄米的就比糯米的筋道。吴其濬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里说,


五月五日荐角黍,

以黍作之,不用糯也。


“角黍”就是粽子,吴其濬是河南人,可见当地端午也是用黄米包粽子的。黄米还可以做切糕,北方很常见。吴其濬对这道小吃也有记载:


京师有摊于案而负以售者,

计钱多少削之,呼曰切糕,

盖以黍与豇豆和合为之。


现在北方做黄米切糕,多用大芸豆,个大还好熟。腊月里做的,就是年糕。小时候家里都是腊月二十七八干蒸活儿,年糕啦,黏豆包啦,枣馒头啦什么的,凡是上屉蒸的,都在这两天。


年糕的时候,要一层黄米面一层豆子,要是能放点小枣儿就更好了。出锅稍晾晾,切成薄片,蘸着白糖吃,又黏又香。


过油的更好吃,要煎成两面金黄,外酥里糯的,我一顿晚饭能吃一大盘子。唯一不好的,就是黄米不好消化,第二天早上还涨得吃不下东西。



还有就是黏豆包。和年糕用面不一样,做黏豆包得先把黄米面发酵。别看熟黄米黏得粘牙,可生着的时候一点都不黏手,和白面正好相反。


黄米面要饧一宿,这时候准备馅料。馅儿一般都是红豆的,熬成豆沙,加糖搅匀备用。


等面发好了,像包包子一样把豆沙塞进面皮里,可别捏摺儿,收口团成一个小圆球,放进笼屉蒸半小时就得了。




刚出锅的黏豆包,像一群黄灿灿的小胖子,你挨着我,我靠着你,挤满一笼屉。夹起一个尝尝,入口微透着一股酸苦,之后才是豆沙的香甜。


吃黏豆包,手指得有点子力气,否则筷子不听你使唤,那叫一个黏。



山西人也吃黄米糕,但他们爱吃油炸的。


做黄米炸糕得用开水和面,要把面先烫一下,再上屉蒸一会儿,之后才揣上馅儿,收口包好,入锅炸制。炸到金黄色,捞出来,沥沥油,趁着热乎劲儿,蘸上白糖咬一口,酥酥糯糯,馅儿甜面筋,个头儿还大,俩就能吃饱。




有一年去山西大同,大同宾馆楼下有一家餐厅,进门是个明厨,挨窗就放了一大笸箩油炸糕,焦黄焦黄的,看上一眼,半嘴的口水。努着劲儿吃了仨,实在吃不动了,真解馋。



黄米面发酵后会有一股子酸味,其实我打小就不太喜欢这口儿,切糕两面煎才是我的最爱。老妈爱吃酸豆包儿,她从小吃到大,那股微酸,才是她记忆里的味儿。


她以为我也喜欢,每次做好了都先冻起来,一定要等我回去看她时才吃。在我嘟囔了几次之后,老太太终于幡然醒悟。有一次她把我和老姐喊进厨房。


老妈:你们到底喜欢吃酸的还是不酸的?


老姐:酸的。


我:不酸的。


这下老妈可犯了难。


(关于黍、蜀黍、粟、稷的叫法和所指,众说纷纭,以前专门考证过,结果还是懵逼,故本文不做探讨。)



撰文 | 晚菘   编辑 |  吴燕霞 陈雪

主编 | 周立文  副主编 | 殷燕召


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

刺客 | 梁祝 | 八宝印泥 | 外滩 | 唐三彩 | 血亲复仇 | 寒食节 | 马镫 | 李商隐 |《人民的名义》太极拳 | 姐弟恋 “黑石号” | 长沙窑 皮影戏 | 离婚 | 钟馗 | 儿童 | 清代科举 | 科举题目 | 秘色瓷 父亲节 | 女德 | 花毛一体 | 周敦颐  鸦片 北大聘书司马懿 | 洛神赋 相亲  |《我的前半生》 | 黄宗羲 绣春刀 | 开封王曦之 | 地域歧视 | 地震 | 九尾狐 | 奶奶庙 旗袍 | 撒币 | 枸杞 | 台风 七夕 书札 | 中元节 | 公益 | 拜师礼 | 喝热水 | 告白 | 《兰亭序》 | 苏东坡  | 《诗经》 | 王羲之 离婚协议书  | 萝卜  | 城市改名 | 辣椒  | 书院 | 古代物流 | 宁以吾身代友人命 | 脱发 | 救孩子 | 武侠 | 吐鲁番 | 西红柿炒鸡蛋 | 北宋首都的“城市天际线”  | 古代购物 | 失眠 麋鹿 | 大唐气象 | 佛系 | 甲骨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